實時發(fā)布天互官方新聞和媒體報道,了解天互最新動態(tài)
十年前我們瘋狂地崇拜著柳傳志,但是隨著互聯(lián)網品牌的爆炸式激增,我們不得不思考一些問題。在互聯(lián)網以非線性模式發(fā)展的當下,如何做好自己的產品、做大品牌,看似越來越無徑可循。本文中,筆者想要化繁為簡,淺析大品牌的發(fā)展脈絡,就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品牌何去何從展開論述。勿忘初心,不盲從屈服于紛繁地金融大潮,看到的始終是別人的,用到的才是自己的,希望本文能讓你的品牌發(fā)展有所增益。
柳傳志當年推薦過一本書《基業(yè)長青》,關于如何創(chuàng)辦百年企業(yè)。國內,一說百年企業(yè)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同仁堂。
向同仁堂學習:做產品要真材實料,還要有信仰
同仁堂的司訓是“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,炮制雖繁必不省人工”,意思就是做產品,材料即便貴也要用最好的,過程雖然繁瑣也不能偷懶。真材實料,做產品才能做成大企業(yè)。
這件事情說來簡單,做起來是很難的。所以同仁堂的老祖宗又講了第二句話“修合無人見,存心有天知”你做的一切,只有你自己的良心和老天知道。
這讓現(xiàn)如今的很多品牌值得深思,為什么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在全球的觀念里,就是生產劣質產品的地方呢?有時候,大家開玩笑說,中國人太聰明,喜歡走捷徑、偷工減料,才讓大家有這樣的印象。如果我們想要基業(yè)長青,那就得真材實料,而要想堅持下去,就要把真材實料變成信仰!
所以,要認真做好產品,相信口碑,口碑就是信仰的一部分。
向海底撈學習:口碑源于超預期
有一本書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,它的秘訣就是兩個字“口碑”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戶的預期。帆船酒店的服務肯定比海底撈的要好,但是他沒有超越用戶的預期,海底撈破破爛爛的,景區(qū)鬧哄哄的,但是包括服務員的笑容在內,很多細節(jié)征服了每一個客戶,所以海底撈的口碑是無敵的。
口碑不是新媒體營銷,其本質是認真琢磨產品和服務怎么能夠打動消費者,這才是關鍵。
向沃爾瑪、Costco學習:低毛利、高效率是王道
50多年前,老山姆在家鄉(xiāng)辦了一個雜貨店。他發(fā)現(xiàn)那是美國流通行業(yè)的平均毛利率是45%,這其實是很黑的。老山姆就想,我能不能只賺別人一半的錢,只做22%的毛利率呢?天天平價,銷量可以是別人的好幾倍,肯定能賺錢。所以他就把“天天平價”做成了沃爾瑪創(chuàng)辦的slogan。
商學院教給我們的理念,有時候我們只能理解字面意思或者誤解本意。包括我們這些投資者們,永遠在問“可不可以有更高的毛利率”。當然可以,要么偷工減料,要么就漲價!所以有一個問題是,一個公司的毛利率越高,真的就好嗎?毛利率高的公司,效率一定很低的。在低毛利的情況下,怎么高效率的工作才是最厲害的地方。沃爾瑪跟Costco這些零售業(yè)給我們的經驗就是,低毛利是王道。只有低毛利,才能逼著你提高運作效率。
堅信一條哲學道理:少就是多,一定要專注
把復雜的事情做簡單,簡單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。
電商的核心是效率,所以關鍵是怎么提高效率。提高效率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柳傳志先生講的擰毛巾,還有一種是模式優(yōu)化——把中間渠道、零售店全部干掉,少做事,用最聰明的人簡化流程。
互聯(lián)網有最低的組織成本,可以讓用戶參與進來。因此互聯(lián)網思維里很重要的一條——群眾路線即用戶思維,就是“深入群眾,相信群眾,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”,就是互聯(lián)網開源社區(qū)的模式。
最后,這些大企業(yè)給我們的啟示就是:我們要像同仁堂一樣做產品,貨真價實,有信仰;向海底撈學習用戶服務,做超預期的口碑;向沃爾瑪、Costco公司學運作效率。